九章算术章节(九章算术章节有哪些)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现今流传的大多是在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刘徽为《九章》所作的注本。
沈括的作品是《梦溪笔谈》。
九章算术中“浮箭漏”问题计算漏水时间的方法是: 确定漏水量:已知漏水后水缸涨高 3 尺,计算漏水体积 V = πr2h = (22/7) × (1/2)2 × 3 ≈ 0.79 立体尺。
确定漏水速度:已知浮箭下沉 1 尺,则漏水体积等于浮箭体积 πr2h = (22/7) × (1/4)2 × 1 ≈ 0.02 立体尺。
计算漏水时间:根据漏水速度和漏水量,计算漏水时间 t = V ÷ v = 0.79 ÷ 0.02 ≈ 39.5 天。
现传本《九章算术》成书于何时, 目前众说纷纭,多数 祖冲之
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现在中学讲授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九章算术》介绍的方法大体相同。注重实际应用是《九章算术》的一个显著特点。该书的一些知识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经过这些地区远至欧洲。 《九章算术》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 所以,《九章算术》是中国为数学发展做出的一杰出贡献。
九章算术作者不是祖冲之,而足张苍耿寿昌。
《九章算术》内容十分丰富,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作者是张苍(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52),阳武县(今原阳县)富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西汉丞相,谥号文。其助刘邦清除燕王臧荼叛乱,校正《九章算术》,制定历法,是中国历史上主张废除肉刑的一位古代科学家。
耿寿昌,字昌,西汉天文学家,理财家。 他精通数学,曾修订了《九章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