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尽寒枝不肯栖(拣尽寒枝不肯栖的深层含义)
这句话来自《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作者苏轼。 全诗如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表面意思指,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用孤鸿自比,表现了苏轼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
《卜算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是讲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翻译: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拟人手法 作者苏轼将自己比作孤鸿。“拣尽寒枝”是对孤鸿的行动的描写,更是对自己光辉峻洁人格的写照,并暗示出当时的凄凉处境。表示即使无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出自宋·苏轼《卜算子》。
意思是说:它不断于寒冷的树枝间逡巡,然而不肯栖息在任何一棵树上。
这句诗出自于宋代诗人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