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大崩盘(1929年大崩盘有声书)
1933初结束。
1929年10月24日。这一天也被称为可怕的“黑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
事件开端:
股票以雪崩似的速度大跌,人们开始大肆甩卖股票。
事件起因:
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供求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
后续:
经济危机往往要持续不少时间,更何况是这次规模空前的。
在29日,交易所股价再度狂跌。一天之内1600多万股票被抛售,50种主要股票的平均价格下跌了近40%。
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很多人濒临破产。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美国失业人口17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
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加剧,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转机/结束:
1933年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罗斯福新政”开始,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经历一系列的艰难改革和重要创新,经济终于复苏。
1933年结束
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从1929年到1933年的股市崩盘。
大萧条是工业化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持续时间从1929年到1933年。它始于1929年10月的股市崩盘之后,这让华尔街陷入恐慌,并使数百万投资者血本无归。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消费者支出和投资下降,导致工业产出和就业急剧下降,也导致了大量公司裁员。到1933年,当大萧条达到最低点时,大约有1500万美国人失业,近一半的美国银行都倒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