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 王安忆(长恨歌王安忆著多少字)
《长恨歌》,当代中国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长篇代表作之一,1995年发表于《钟山》杂志,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并且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本书中,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支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还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
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爱的追求,她们的成败,在我们眼前依次展开。王安忆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
王琦瑶形象分析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想追求和审美意识,在王琦瑶的身上,保存着这个时代的精华。
王琦瑶爱漂亮,会打扮,有点小幻想,也会有点小虚荣,她美丽而不张扬,骄傲着自己的骄傲,她的身边从不缺乏追求者,一直都有男性在她的身边转悠,可她的心却总是飘忽不定,她的美丽成就了她也毁灭了她。
正如王琦瑶回到邬桥时她的外婆所说:“她想这孩子的头没有开好,开头错了,再拗过来,就难了。她还想,王琦瑶没开好头的缘故全在于一点,就是长得忒好了。这也是长得好的坏处。长得好其实是骗人的,又骗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长得好,自己要不知道的还好,几年一过,便蒙混过去了。”
年轻时候的王琦瑶有着自己追求的梦想,随着生活的进程,现实和梦想的差距逐渐拉大,结局就是梦醒,重回现实,奇迹般成为“上海小姐”的王琦瑶也不得不重新回到弄堂。
长篇小说《长恨歌》是作者王安忆的作品。 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在都市生活中混迹社会的人物王琦瑶, 这是一位典型的上海女性形象 她不仅有着独特的个性特点 ,更是体现了上海文化的基本精神 。她的悲剧命运实际上还是历史变迁之中上海文化精神的命运写照。作家通过王琦瑶的命运书写,为一种已经远逝了的旧文化形态唱了一曲无尽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