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道人 新浪博客(空空道人 新浪博客wu2198)
空空道人在山中游历,看到写在石上的《石头记》,抄之带入俗世,使之传于世。
一僧一道在山中遇到女娲剩余补天石,经不住哀求,带石头入世。
入世后,一僧一道形象改变,变成了赖头和尚跟跛足道人,两人先是度化了甄士隐,后又在贾瑞中了凤姐的计谋以后还送过风月宝鉴;还给宝玉炼玉。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无材可去可去补苍天”一句,在原文第一回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女娲为补天炼制了三百六十六块五彩神石,但实际上只用了三百五十五块。而那剩下的一块,便遗留在青梗峰下。这块顽石在长期吸收天地精华之灵气后,通人性,有思想,会言语,只是不具有人形。
那空空道人牢牢记着此言,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果然有个悼红轩,见那曹雪芹先生正在那里翻阅历来的古史。空空道人便将贾雨村言了,方把这《石头记》示看。那雪芹先生笑道:“果然是‘贾雨村言’了!”空空道人便问:“先生何以认得此人,便肯替他传述?”曹雪芹先生笑道:“说你空,原来你肚里果然空空。既是假语村言,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之处,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灯窗之下,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题传世,似你这样寻根问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那空空道人听了,仰天大笑,掷下抄本,飘然而去。一面走着,口中说道:“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不过游戏笔墨,陶情适性而已!”后人见了这本奇传,亦曾题过四句为作者缘起之言更转一竿头云: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鬃又成霜?
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